“西夏陵”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当地时间2025年7月11日16时23分,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西夏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60项。“西夏陵”是中国西北地区11至13世纪由党项族建立的西夏王朝(1038—1227年)的陵墓遗址群,分布范围近40平方公里。9座帝陵、271处陪葬墓、5.03公顷北端建筑遗址、32处防洪工程遗址等四种类型的建筑遗址,与峰峦叠嶂的贺兰山势共同形成了雄伟壮丽的陵区景观。西夏陵见证了多民族融合与多元文化交流的历史进程,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构建提供了坚实的历史基础。
2025年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举办
近日,来自全国各地的293位文物行业工作者云集四川泸州,参加由国家文物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共同主办的2025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二届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以下简称“总决赛”)。本次大赛共设6个比赛项目,分别是金属文物修复师、陶瓷文物修复师、纸张书画文物修复师、木作文物修复师、泥瓦作文物修复师、考古探掘工,每个项目均设置理论考核和实际操作两个环节。经过激烈角逐最终产生一等奖6名,二等奖24名,三等奖59名。下一届大赛将在安徽举办。
北京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恢复开放
7月8日,展陈改造后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恢复开放。纪念馆实行免费免预约参观,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重要抗战纪念日照常开放。“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启幕,分为“奋起抵抗 中国人民打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第一枪”“全民族抗战 开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砥柱中流 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站在抗战最前线”“战略支撑 中国艰苦抗战打破法西斯称霸世界的图谋”等八个部分。
山西
文物气象研究中心成立
日前,山西文物气象研究中心成立,标志山西在文物保护与气象服务融合领域迈出重要一步。该研究中心由山西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和山西省古建筑与彩塑壁画保护研究院联合组建,依托山西文物大省资源优势,聚焦气候变化和灾害性天气对文物保护的影响、文物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文物建筑雷击机理及防护等方向开展交叉研究,旨在突破气候变化下文物保护应用的前沿科学难题与核心关键技术。未来,研究中心将为文物保护关键问题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筑牢历史文化遗产安全底线。
浙江
“2025丝绸之路周”开幕
7月11日,“2025丝绸之路周”主场活动在中国丝绸博物馆开幕,活动由国家文物局、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本届“丝绸之路周”主题为“丝连古今 路通山海”,特邀巴西为主宾国,内蒙古自治区为主宾省。当天,“碧色万里——10-12世纪的草原丝绸之路”展开幕,通过辽上京遗址、辽中京遗址、耶律羽之墓、陈国公主墓等出土文物和多媒体展示手段,展现草原丝绸之路上多元文化的融合与碰撞,阐释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活动期间还举办“守护丝路文明:博物馆对话文化遗产”等学术研讨会。在主宾国巴西的活动将于10月底至11月初开展。
福建
福建赴境外开展南岛语族考古调查
近日,福建省文旅厅、福建省文物局协调组织福建省考古研究院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一行,前往印度尼西亚东努沙登加拉省首府古邦,开展南岛语族文化遗存调查,并与印度尼西亚史前史和南岛语研究中心专家就南岛语族合作开展考古工作进行交流,签署合作备忘录,这也是福建首次赴境外开展南岛语族课题考古调查与研究工作。印度尼西亚是南岛语族扩散的关键节点和交汇地带,拥有大量与南岛语族相关的史前遗址和文化遗产,为研究南岛语族的起源、迁徙和文化演变提供了重要线索。
山东
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举办
7月9日,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山东曲阜开幕。本届论坛以“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文明间关系与全球现代化”为主题,下设“文明的起源与未来发展”“儒家文化的世界意义和时代价值”等6个分议题,共有来自70多个国家的560余名嘉宾齐聚尼山脚下,开展文明交流和对话,共同探讨不同文明和谐共处、和合共生之道。论坛由文化和旅游部、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儒学联合会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西藏
“革命文物进边疆”联展活动举办
近日,由西藏自治区文物局牵头策划的“革命文物进边疆”联展活动在山南、日喀则、林芝、昌都、那曲、阿里等六地市同步启动。本次联展开创性地运用“援藏省市文物引进”的模式,由西藏各地市文物部门和对口援藏省市的相关博物馆、纪念馆共同策划并引进办展,借助跨区域创新展陈的形式,让革命文物从博物馆的橱窗走入边疆群众的日常生活,搭建起边疆群众与红色历史的对话桥梁,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深厚的文化动力。
陕西
《陕西省关于加强文物科技创新的实施方案》印发
日前,陕西省文物局、中共陕西省委组织部、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等12部门联合印发《陕西省关于加强文物科技创新的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要求,到2028年,面向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远景目标,依托省内优质资源,重点建设一批省部级文物科研机构;陕西文物科研力量显著提升,形成科研方向稳定、结构合理的科研人才梯队;初步建成陕西省考古标本资源库和陕西省文物保护科学数据库;在重点领域突破一批文物科技创新关键技术,形成若干系统解决方案;建立健全文物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衔接机制。
(来源:国家文物局官网)